《平均数》教学反思

时间:2024-04-09 19:37:16
《平均数》教学反思

《平均数》教学反思

身为一名到岗不久的老师,我们的任务之一就是教学,在写教学反思的时候可以反思自己的教学失误,怎样写教学反思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平均数》教学反思 ,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平均数》教学反思 1

教学本节课时,首先让学生复习学过的关于平均数的知识,把书中的统计表填写完整,并排出名次,从高到低依次是:选手1、选手2、选手3。

其次,教师提出问题“在实际比赛中,通常都采用去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然后再计算平均数的计分方法。你能说出其中的道理吗?”提出问题后,组织学生进行讨论与交流。大部分学生能想到这样比较公平,因为有的评委打分高,有的评委打分低,会影响选手的最终名次。使学生能理解把最高分和最低分去掉后,再求平均分更具有代表性。

再次,让学生去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再算一算3位选手的最终成绩,并排出名次。这时,选手的名次发生了变化,从高到低名次是:选手2、选手1、选手3。

最后,组织学生讨论为何两次计算结果不同,名次也不同,让学生体会到极端数据对平均数的影响。对学有余力的学生,鼓励其查阅更多的资料,进一步了解平均数,感受平均数与生活的联系,体会平均数在是常生活中的作用,发展学生的数据分析。

《平均数》教学反思 2

教学片段:

师:你有什么方法求出这四位同学平均每人收集了多少个矿泉水瓶?自身试一试,并在四人小组中交流一下。

(师出示要求:独立试一试,再在小组里交流,说说自身这种方法的过程,并比较自身与同组同学方法之间的不同之处。)

(同学独立考虑,进行交流后反馈。)

生1:我们以前学过求“2+3+4+5+6+7+8”这样的加法,就是把大与小分一分,使每个数一样多,所以,我就想到把这些数分一分,多的给少的几个,把小红的1个给小兰,小明给小亮2个,他们四人就一样多了,都是13个。

师:你们觉得有道理吗?

生:有道理。

师:刚才小A说得非常好,还联系了我们以前学过的求几个数和的简便方法,真不错!他的方法我们可以用一个词来概括一下:移多补少(电脑演示移多补少的过程)。谁来解释一下,移多补少这个词的意思?

生2:把多的移出来补给少的,使大家一样多。

师:解释得真好!求平均数还有跟刚才这个同学不一样的方法?

生3:我把他们四人收集的个数都加在一起,再平均分成四份。(14+12+11+15)÷4=13(个)

师:(板书:(14+12+11+15)÷4=13(个))哪些同学也是这样算的?你能再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吗?

生4:要使每个人一样多,只要平均分就可以了,所以我先把四个人收集的合在一起,再除以4。

师:这样的方法我们也可以用一个词来概括:先合再分。“先合”就是刚才两位同学说的:把四人收集的合在一起,求四人总数;“再分”就是再平均分。这样也能使四人一样多。

生5:我还有一种方法:因为四个人收集的都在10瓶以上,我就把10先不看,多出来的局部: 4+2+1+5=12(个),再把多的平均分成四份:12÷4=3(个)所以平均每人就是:10+3=13(个)。

师:哦。老师还是不怎么明白。谁能再说一遍?

生6:就是找一个数10,四个人收集的数都减去这个数,多出来数平均分,再加原来这个数,这样计算的话,数字比较,计算的时候比较方便。他取的是10,我也可以取11,算出来是一样的。

师:解释得真不错!这种方法我们也给他取个名:找基准数。找到一个基准数,大家都以这个数为规范,多出来的局部平均分,再加上基准数。就象小B说的,基准数可以是多个的,但一般我们取整十整百……数时计算会更简便一些。

生7:我算过了,取了12,算出来结果也是13个,而且比我刚才用的先合后分的方法更简单。

师:我们有这么多求出平均数的方法。你觉得哪一种你比较喜欢?

生8:我觉得都好的。但是,移多补少的方法会看不出来要移多少个。

生9:我觉得计算大数的平均数时,找基数的方法会简单一点,但是不要忘了加到基准数上去。

师:老师也同意这些同学的说法。移多补少的方法与找基准数的方法是相通的,找好一个基准数后,就是把多的局部拿出来补给少的,两种方法是相辅相成的。在运用时,你可以选择合适的方法。

(练习:基础练习与拓展。)

(其中的一道拓展题:三(5)班图书角有书86本,三(6)班图书角有书104本,现在学校要将50本新书分给这两个班,怎样分能使两个班的图书一样多?)

生1:我把所有的书都加起来,再平均分给两个班。(86+104+50)÷2=120(本)。这样,五班就分到了:120-86=34(本),六班就得到了:120-104=16(本)。

生2:我把(6)班比(5)班多的书与50本合在一起,再平均分给两个班。

(104-86+50)÷2=34(本),因此,六班就分得34本,而五班实际上只分得了:34-18=16(本)。

生3:我想:六班比五班多18本,先从50本中拿出18本给了五班,再把剩下的平均分。104-86=18(本),(50-18)÷2=16(本),所以,五班实际得到了16+18=34(本)。

生4:我把六班比五班多18本先平均分成2份,把其中一份给五班,使两班同样多。再把50本平均分,这样,六得到:25-9=16(本),五班得到:25+9=34(本)。

生5:我跟生3差不多,先把50本给少的五班,这时五班比六班多:86+50-104=32(本),再把多的平均分成2份,每班一份,六班就只得了:32÷2=16(本),五班得了:50-16=34(本)。

生6:我先把五班和六班原有的书平均分:(104+86)÷2=95(本),再把50本平均分:50÷2=25(本),95+25=120(本),120-104=16(本)就是六班分得的书的数量。

师:(方法一到方法六板书。)这六位同学说的方法都很不错,都有自身不同的见解。现在我们来看看这五种方法,哪几种是同类型的?

生1:我觉得第一种方法与其它方法不是很一样,他是先合再分的。

生2:我也觉得,方法一是先合再分,而其它好象是移多补少。

生3:我觉得第六种方法与第一种方法是差不多的,先合起来求平均数,再平均分。

师:方法一与方法六有相通之处,先合在一起,再求平均数。方法二到方法五,其实都找了一个基数,再移多补少。如:方法二(画线段图),把六班看得和五班一样多,即找了基准数86,再把多的平均分,就是把多的移给少的。同样道理,方法三……

……此处隐藏15434个字……及时指导,提高了教与学的有效性。

2.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教学过程中教师为学生提供大量的讨论合作、自主探索、动手操作的时间和空间,引导学生亲身经历、体验、探索学习求平均数的过程,渗透了移多补少、估算、推测等基本的数学思想和方法,提倡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每个学生都在愉悦、宽松的氛围中实现知识、技能的内化,促进理解力、探究力与解决问题能力的同步发展。

3.注重基本知识的落实。

本节课重视学生对平均数意义的理解与强化,当学生算出平均数之后,重视引导学生理解6和5表示的是什么?5是指蓝猫队每个队员都投中了5个球吗?在教师持续质疑之下,学生能够比较直观地感受、体验到这两个数并非指每个队员实际投篮的个数,而只是代表着一个队的平均水平。在后面教学中又增添了让学生估测蓝猫队前4天平均每天投中多少个篮球。学生在估测活动中感受到了平均数的取值范围。至此,可以说学生对平均数概念的理解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这节课的教学充分体现了新的数学理念,较好地落实了三维目标。但回顾整个教学实践,也存在一些不足与遗憾之处:

1.在学生合作交流的细节上还要落到实处。教学中在小组合作、同桌讨论之前缺少足够的独立思考的时间,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参与的程度还不完全均衡。这就需要我们教师在教学中要对小组合作给予必要的组织和引导。面向全体,关注个别差异,注重组际之间的评价,把合作学习的每一个细节落到实处,这样才能实现学生间的协调互助、共同发展。

2.教师对课堂中的生成问题处理不够灵活。教学中,教师问道:怎样能知道姚明队和蓝猫队哪个队投篮投得更准一些?有个学生直接说出用求平均数的方法来比较,这时教师没有灵活地改变教学预设,而是继续追问:我们和他们比投篮的总数可以吗?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应考虑到学生的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后因势利导:你们知道用平均数的方法来解决,那么平均数怎样求呢?你们来试一试。这样既满足了学生的认知需求,又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学中我们应顺应学生的认知需求,生成学案,让我们的教学富有灵性

《平均数》教学反思 14

3月31日,我校迎来了华师大新基础的负责团队,其中吴老师听了我的一节课,内容是加权平均数。在听完课后,吴老师对我的课进行了详细的评述,是我对此堂课有了全新的认识,对此我对这堂课也进行了全面的反思,收获如下。

一、小问题

1、有一个问题是估一估什锦糖的单价范围在哪里?在这里可以改为两个问题(1)、配成什锦糖有几种可能。(2)、在什么范围之间?在这里,把一个问题改成两个问题,把问题放大,让学生有讨论的时间和空间。

2、在第一大块寻找学生的资源的时候,找答案的意识强,不关注全体学生,这也是问题,是只关注结果的一个病根。

3、在第一大块教学的时候,没必要两次估计什锦糖的单价,这是在移植课中出现的一些问题。

二、相对较为突出的问题

1、对于资源的收与放吴老师作了以下解释,她认为收资源的类型有以下几种(1)、辨析提升型。(2)、有机沟联型。(3)加工生成型。本节课属于第三种。第一层次资源是当学生出现a(60+100×4)时老师可以问这是什么意思?学生可回答一千克水果糖与4千克巧克力合起来的价钱。第二层次资源是(60+100)÷(1+4),这里主要是让学生体会总价是两千克的,与5千克数量不对应。第三层资源是(60+100×4)÷(1+4),也是让学生体会不对应的思想。另外一层意思是(60+100)÷2是求的一千克巧克力与水果糖的平均价,与这里的要求不一致。

2、如何在一堂课中体现神似主要体现在三方面。

(1)、渗透数学研究方法,这里体现在配糖前交代研究的前提、目的。第一步:比如配置5千克什锦糖,可以是多少水果糖以及可以是多少巧克力呢?让学生说一说。第二步:师先说怎么去研究呢?以此交代研究目的,那么多的研究方案,可以从个例开始,个例研究好之后,再大量例举事实发现规律。第三步是例举时,再一次问:怎么例举有助于发现规律。

(2)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的习惯,这里可以先由一个学生研究其中的几种情况,然后四个人一组汇总,通过这种形式一是激发参与意识,二是养成合作习惯。

(3)进一步重心下移,在合作的过程中,第一种简单要求可以是我讲,同桌复述。第二种稍高要求两人轮流讲。第三种是进一步要求,四人合作,共同汇总。最后一种最高要求是个体与群体合作,当一个人会并说的时候,其他同学可以轻轻的说。千万不要一起读,重心要下移。

3、融练习与只是形成过程中的丰富性,比如在第三大块的教学中,当巧克力多的时候,什锦糖是五千克。那说果糖多的时候什锦糖可以是多种千克数,这样可以把总价与千克数的对应放到不同的环境中。又比如(100+60)÷2让学生体会到可以同是5千克,或者是3千克等也可以这样做。另外也要加强中间价的说明,什么叫中间价,是两个价格的中间数。这样就可以在巧克力多的是时候更容易发现什锦糖的更小价格范围了。

以上是我在本次调研活动中的一些反思,当然也有不足与需改进之处,在今后的教学研究中还需进一步的提高,这也是我当下的我急需做的事。

《平均数》教学反思 15

培养学生多角度地思考问题,培养学生迁移类推能力。我在教学中,很注意学生在什么知识点上会产生思维障碍,就在这个地方解决,为了弄清例2怎样计算,让学生运用例1探索的方法,类推迁移,尝试做,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然后类推到“做一做”练习之中。

积极引探,发挥两主作用。课标指出:“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教学时,教师通过积极的“引”,来激发学生主动地“探”,使教与学产生共振,和谐发展。如出示例2时,问与例1相对有什么不同?启发学生积极思维;让学生主动探索出:求平均数先算什么,后算什么,同时注意培养学生的归纳思维能力。

精心设计练习。大纲指出:“练习是使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智力的重要手段。练习主要在课内进行,练习要有层次,有针对性,讲究方式,使全班学生都得到较多的练习机会等。”我在课堂练习中,除基本训练打基础外,还出示了“尝试题”,诱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边算边讨论,成功地解答尝试题后。我还根据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设计了三个层次的专项练习:1.基本训练。2.变式练习。3.游戏练习。为学生设计多层次的尝试思维情景,让学生看有所思,练有所想。

加强了信息交流,促进尝试成功。尝试成功的重要条件之一是学生讨论,是在学生获得自己的努力结果之后进行的生动活泼、独具一格的“语言和思维训练”,这种讨论使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在情感上得到交流和满足,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和分析推理能力,发展学生思维,加深理解教材。我在课堂教学中设计了三次学生讨论,然后根据学生输送的信息,针对学习新知识的缺陷,作画龙点睛式的讲解,确保学生系统地掌握知识。与此同时,我也参与讨论,及时了解情况,并根据学生输来的信息,及时进行针对性的讲解,以“教”促“学”,“学”中有“教”,密切了教与学的关系,保证了尝试成功。

《《平均数》教学反思.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