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日记随笔
转眼一天又过去了,想必大家都学习了不少新知识,这也意味着,又要开始写日记了。日记怎么写才不会千篇一律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学习日记随笔,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学习日记随笔1
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是教师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全体在职中小学教师整体素质和促进教师专业化的有效途径,也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学习期间,在与实际相结合,不断的实践,取得了非常大的进步。
一、通过对继续教育的学习,我首先是更新了两个重要的观念:其一,对小学教师来说,研究是学习、反思、成长、发展的同义词,与专业人员的研究具有质的区别。它是以解决问题为目标的诊断性研究及实践者对自身实践情境和经验所做的多视角、多层次的分析和反省。其二,我们这些综合科从现在的教育角度上讲不是一门主科,但也是必不可少的学科。教师对此的定位非常迷惑。但通过学习,从过去的我与现在的我的对话交流,是努力摆脱已成的我,为不断获得新生的过程。努力研究自己,其目的就是为了提高自己、发展自己、更新自己。教师是学生成长的守护人。他将教师角色定位于学习者、研究者、实践者。教师首先是学习者,不仅要善于向实践学习,向理论学习,而且要向学生学习。教师是研究者,带领学生主动积极参与科研课题的研究。教师是实践者,实践的内涵是变革。
二、教育无小事。一个细节可能会影响一个孩子的一生。一个教师最可贵的品质在于他能从日复一日的教学生涯中领悟和体会到教育的真谛,开掘出散发着新鲜芳香、体现着高尚情操的教育细节。学生是具有极大可塑性的个体,是具有自立发展能力充满创造力的生命体。概括地说,教育的真谛在于启发自觉,在于给心灵以向真、善、美方向发展的引力和空间。
三、就人格而言,无论在任何时代、任何地域、任何学段,师生之间都应该是天然平等的。教师和学生不但在人格上、感情上是平等的朋友,而且也是在求知识的道路上共同探索前进的平等的志同道合者。在教育中,教师要用自己的行动去感染学生,要用自己的言语去打动学生,把自己对人或事的真情实感流露出来,以此使师生间产生心灵的共鸣。学生只有感受到教师的善良和真诚爱心,才乐于听从老师的教诲。正所谓亲其师,信其道,教师要抓住机会,适时地把自己的喜、怒、哀、乐表现给学生,与学生通过交流达到心与心的沟通。教师的语言要有魅力,要富有人情味、趣味,同时又要富有理性。这样的语言才能让学生愿意接受,达到教育的目的.。暖人话语,滋润心田。温暖的的话语,可以使学生深深感到教师真诚的关爱,从而拉近师生的距离。教师对学生还要有一种充满责任感和理智感的爱,这种爱就是严格要求,严而有度,更要严而有理。
学习日记随笔2
3月5日,是学习雷锋日。
记的在部队的这一天,我和战友们就到桂平市参加学习雷锋活动。
我义务为群众理发。
当时我用的是手动理发工具,尽管来的都是老头、老太太和儿童,但一个上午下来,我的手累得抽筋。
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一位老太太。
她六十多岁,短发,说短发也不是,很长很凌乱。
开始她是抱着试试看的态度,主要是对我的理发技术不放心。
我细心的给老人理发,按着老人说的理了个运动短发,我知道像这个年纪的老人,头型简单就好,好打理。
理完了,我把镜子交给老人,她看看镜子里的自己,满意的直点头,嘴里不停地说:"很好很好。"
听到老人的夸奖,我的心里美滋滋的。
我第一次感受到帮助他人带来的快乐。
到了第二年的三月五日,我如约而至。
之前的那个老太太又来了。
老太太认出了我,我也认出了她,我们彼此寒暄几句,我拿出理发工具,开始给她理发。
看的出,老太太的头发有很长时间没理了,老太太好不掩饰地说:"就是等这一天,等你给我理发。"
我由衷感谢这位老人,她这么信任我。其实老人不是为了省钱才来这里理发,她说她很享受这种气氛。
在聊天中,我知道老人是一个空巢老人,六十五岁了,孩子都在外地工作。
"怎么不去孩子那里?"我问。
"自己身体还行,能照顾好自己,就不给孩子添麻烦了,毕竟他们很忙,等实在不行了再说吧。"
估计,普天下的父母都是这样的想法,不到万不得已,他们不愿意麻烦孩子。
一会儿功夫,给老人理完了。
临走,老人说:"明年我还来。"
"好呀,不见不散。"
就为了这个约定,我坚持了好多年参加"学习雷锋日活动",在活动中,我体验到一种助人为乐的快乐——一种被需要的快乐!
后来,我转业了。
20xx年的学习雷锋日,我没能参加,后来听战友说,那位老太太没能见到我,可失望了。
听了战友的话,我心里不是滋味,挺愧疚的,好像我欠老人一个"债",这个"债"再也无法还清。
这么多年过去了,我还耿耿于怀。
学习雷锋,关键在于平时的日积月累,靠点点滴滴的养成,学习雷锋不是搞一阵风,刮过去就完了,那不叫学雷锋,那充其量就是做做样子,搞形式主义。
这个时代,太需要雷锋精神,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对雷锋精神的渴求越深,我们需要更多的人参与到学习雷锋活动中来。
伟大的时代,呼唤雷锋精神的回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