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问题随笔

时间:2024-07-07 19:37:14
大问题随笔

大问题随笔

在日复一日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对随笔应该都不陌生吧?随笔可以观景抒情,可以睹物谈看法,可以读书谈感想,可以一事一议。那么,怎样才能写好随笔?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大问题随笔,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大问题随笔1

他是一个一年级的弱智男孩,是我们班的后进生之一。他一向沉默寡言,孤单自封,蓬头垢面,有时也许没有洗脸就来上学了。我从来没有看到他的脸是白净的。至于头和手,似乎从来就没洗过,尽管我经常提醒他,告诉他,还是无济于事。每当我走进教室上课不见他而问之,孩子们总是说:“他还在校门口捡东西吃。”或者说:“我上学时见他在路上玩。”这样的言语我听了一遍又一遍,每次我都觉得心里一阵阵的痛。

一转眼,半个学期过去了,他还是经常正课迟到,仍然蓬头垢面,课堂上仍旧玩他的玩具和笔,我走到他身边,他还是用胆怯的目光望着我,似乎担心挨打被骂。看着他那可怜而无奈的样子,我的心异常难受。一霎时,我后悔自己的无能和懒惰,为什么不帮帮他呢?难道要让他这样下去吗?不。于是,我开始了对他的教育转化。一天下午,我把他请到了办公室,认真地对他说:“老师看得出你是聪明的,如果你能努力学习,你一定会很棒,有信心吗?”他点了点头。我接着说:“听同学们说你经常捡东西吃,有这回事吗?”他还是点头。“那样做不好,别人丢在地上的东西不卫生,吃了容易生病,还有,同学们看到了很害羞,知道吗?”他又点了点头,然后说:“我妈妈也是这样说的。”我又接着说:“老师和妈妈都是为了你好,都希望你能努力学习,做个听话懂事又爱学习的孩子,你能做到吗?”他答道:“能”。我又补上一句:“老师相信你一定能做到,那就从明天开始吧!”

第二天,我去学校比平常早了许多,谁知他比我更早。见了他,我微微一笑,无意中瞥见了他课桌上的数学书,好像他已到校好一阵子了。我慢慢地走到他身旁,上下打量了一番,他真像变了个人似的。我笑着说:“这样很好,老师为你高兴,我对你很有信心。”又伸手摸了摸他的小脑袋,滑滑的,很显然是早上才洗的。阳光透过窗户的玻璃照在他身上,他似乎成了一个小小的太阳,光芒四射,我对他充满了信心和希望。

课堂上,他破天荒地举手回答了一个问题,而且那是一个有一定难度的问题。虽然他答错了,但我却没有批评他,而是让同学们把热烈的掌声送给他,并要求大家今后热心帮助他,和他交朋友,和他一起努力学习。从那以后,他真的变了。他妈还在电话里高兴地告诉我:孩子最近爱学习了,讲卫生了。

有一次检查作业时,我无意中发现他在数学书上歪歪斜斜地写着几个大字:王老师你真是个大好人。看着这几个大字,我不禁一振:教师的评价对儿童的自我认识怎么会有如此大的影响呢?我又惊又喜。后来,他总喜欢举手回答问题,哪怕他的嗓音较低,同学们几乎听不见,每次我都要走到他身边,认真听完后转述给全班同学,但我却很乐意。

有空时,我常与他进行沟通和交流,并和他“约法三章”:只要有把握回答的问题就举手,我一定让他回答。因此,课堂上时常可看到他那只与众不同的小手,听到他那低沉的声音,我很高兴,他也很满足。

难怪人们常说学生是祖国的花朵,教师是辛勤的园丁,这个比喻太贴切了。花朵需要阳光雨露,而教师的宽容理解和培育教导不正如阳光雨露吗?我们应该记住:教育无小事,处处需细心。有时,哪怕只是一句简单的话语,一个会意的微笑,一个赞许的眼神都会给学生留下没齿难忘的印象,都会给他们无穷的力量和力争上游的勇气。

当然,后进生的教育转化还要密切联系家长,争取家长的支持和配合,要充分发挥其他科任教师的协同教育作用,以及注意反复抓,抓反复的问题。作为班主任,后进生的教育抓化永远是一个老而新的话题,后进生是我们的“天敌”,更是我们的知心朋友。这项工作是我们的教育能力和人生价值的直接体现,是我们检查自己教育成败的一面反光镜。和后进生打交道是困难的,但成功的滋味却是让人乐不可支的,收获的喜悦是令人振奋的。

大问题随笔2

说说我班高少杰小朋友,他是一个非常可爱的孩子,长得十分帅气,因为他年龄偏小,个子又矮,嘴又甜,我们班的老师都很喜欢他,每天上班来了先是抱抱他,亲亲他。他很喜欢撒娇,但是他撒娇的方式让我惊讶,他喜欢你,就要打你。

有一天孩子们在玩区角游戏,一个小朋友来告状说少杰打人,我以为是小朋友之间闹矛盾,就把少杰叫来问他为什么打人,是不是故意的,他就低着头不说话,我就让他给小朋友道个歉,然后他俩又手牵手去玩了,我也没当回事,可是越来越多的孩子来告状说少杰打人,特别是一些平时表现的很好的小姑娘都来告状了。这引起了我的注意,我不再是把他叫到面前训斥,走到旁边观察他,心里也在犯嘀咕:少杰平时表现挺好的,也不像是好打架的小朋友,今天是怎么回事,为什么他要去打小朋友呢?我带着疑惑观察着少杰,他正在娃娃家中做游戏,他和小朋友们玩的可开心了,姝心扮演妈妈,杨守航小朋友扮演爸爸,少杰扮演孩子,他们玩的有摸有样的,姝心给少杰喂饭,少杰很高兴的吃着,可是不知怎么回事就给了姝心一拳,而且这是少杰的表情还是相当开心,还沉浸在游戏的角色中。我也不理解为什么他会突然打姝心,他们根本就没有争执或争抢啊,在活动结束以后我把少杰叫到一边问道:“少杰,你喜欢这个游戏吗,喜欢和小朋友一起玩吗?”“喜欢啊,老师,我特别喜欢姝心扮演的妈妈呢!”他瞪着大眼睛开心的说道。“那你为什么要去打姝心呢?”“因为我很喜欢她啊,我喜欢她就要打她。”他的话让我很惊讶,原来他打小朋友不是闹矛盾了而是正因为他喜欢他们,可是他怎么会这样去表达自己的喜欢之情呢。

放学的时候我和少杰的妈妈沟通了一下,原来在家里少杰经常看一些动画片。里面有很多打架的场景,少杰每次都跟着比划,高兴的不得了,到了特别兴奋的时候还把小拳头打到家里人身上,家里人也没有意识到,这种打人习惯是不好的,还觉得孩子跟着比划是一件很逗人的事,父母都看着他的行为在笑,子杰打他们,他们就让着他,配合着他躺下,让他胜利,就这样每次子杰高兴了就打家人,父母也没有及时纠正,不知不觉中给孩子养成了一个不好的习惯,玩的开心了就动手打人。

找到了原因,就要解决,我和少杰父母商讨出了方案一起帮助孩子认识这个不好的习惯,并帮助他改掉这个习惯。在家里以后不能什么都顺着孩子,当孩子做出一些不对的行为时及时纠正,在幼儿园我也会特别注意少杰,让他看一些教育视频,给他讲述关于懂礼貌的故事,在少杰打人的时候明确的告诉他这种行为是不对的,喜欢老师或者小朋友可以用亲一亲、抱一抱的方式来表达,教会他如何正确去表达自己的感情,经过老师和家长的共同努力,少杰终于改掉了开心就打人的坏习惯,成为一个小朋友喜欢的小伙伴。

这件事情也让我深刻的感受到孩子身上没有小事情,不经意的小事情可能会引起大问题。所以我们要时刻关注孩子,正确的去引导孩子,让他们健康快乐的长大。

大问题随笔3

学期初,在家长朋友们的大力配合下,教室里的区角操作材料充实、丰富了许多。可是由于空间的原因,盛放材料的材料橱相对集中了一些,每次区角活动之后孩子们送玩具时都显得有些堵,尤其是有些孩子手忙脚乱的时候,常常会将玩具撒的到处都是,这个问题困扰了我好久。

有一天早上,我跟孩子们一起谈话时,说到了这个问题,我问:"孩子们,你们有没有发现一个问题?在我们收放玩具时,你有什么感觉?"孩子们七嘴八舌的回答:"我觉得收玩具时很急"、"小朋友老是挤到我""我觉得堵在中间走不动"......对啊!堵!一个"堵"字提醒了我,让我一下子想到了公路上交通拥堵的样子,公路上的车比我们班的孩子可多多了,交警叔叔是怎样使交通有序的呢?尤其是在道路狭窄的地方?——那是因为汽车司机都遵守交通规则、有时还需要单行线......既然已经有这么优秀的经验,我们何不借来一用呢?

于是我改变了策略,就势为孩子们讲解了一些常用的交通规则,而且借此机会孩子们也明白了什么是单行线,什么是右行礼让......讲到最后,我话锋一转:"孩子们,现在我们在收玩具时,教室里的样子就像是路上出现交通堵塞的状况一样,我们每位小朋友都像是一辆小汽车,我的汽车司机们,我们该怎样来解决这个问题呢?"孩子们的脑筋转的真快!一只只小手陆陆续续地举了起来:"选个小交警,我们听他指挥"、"我们把单行线搬到我们的教室里来,我们所有的小汽车一起遵守交通规则吧"......孩子们太棒了!这当然没问题了!接下来,我和孩子们一起,规划好了单行线的位置和每辆小汽车回家(就是送完玩具后回小椅子)的路线,整个过程,浅显易懂、趣味盎然,孩子们饶有兴趣的扮演着自己的角色,并能从游戏般的规则中井然有序的取放玩具了!

"幼儿园无小事,事事皆教育",而教育生活化、教育游戏化的方式更易于孩子接受,孩子的世界如此单纯,缤纷多彩的游戏是如此有趣!有趣的游戏并不拘于教科书上那些经典段落,很多时候,我们自己也是游戏的创造者哦!

大问题随笔4

这个周新课上得不多,因为进度稍快,就正好多花一点时间复习,巩固基础。

虽然只上了一课新课,不过孙颖佳老师来听我的课了。给我也了很多建议。我到现在还是把握不好上课的环节。新课总是记不住让学生多读,所以孙老师听完课就首先觉得我读得不够。另外,我们也讨论了分角色朗读应该放在一节课的后面。学习完文章后再分角色,学生才能够区分不同角色的性格。以前我总不知道分角色朗读的意义,总是一上来就让学生分角色读了,也没有总结他们读得不好的原因。

现在各方面工作都基本进入正轨,也要开始反思自己的教学水平了。最近我注意到学生的识字、写字的正确率较低,特别是新课后第一遍抄写,差不多得有一半的学生会有错误。我想可能是新课的时候学生注意力不够集中,经过练习课后,大部分学生还是能够记准的。那么,怎么吸引学生集中注意力呢?周四在六师附小的教研活动给了我些指引。听的那堂课主要是介绍他们的课堂评价方法,后面教发院的陆老师点评课的时候,谈到了识字教学。他们的课堂中,生字的出现是非常自然的跟着课堂节奏来的,并且和课文内容紧紧相扣。比如那堂课上学“腰”字,是在学习了课文内容,让学生表演之后再出现的。老师配合着动作就出示了这个生字。陆老师点评的时候说,有的老师直接就出示生字,说一句“我们下面来学习这个生字宝宝。”我真惭愧,我就是这样的老师,如此生硬的出现生字,学生当然会没兴趣听。现在想想,也许那些本来就对识字没兴趣的学生,听到这句熟悉的开场白就要开始走神了。难怪有的老师讲哪里,哪里错。

课堂机械、枯燥仍是我的大问题,下个周开始要好好注意改善。学生对儿歌口诀这样的东西还是比较敏感和喜欢的,下个周争取从多领口诀,活跃课堂,真正抓住学生注意力。

关于作业出错,正确率低的问题,薛老师也给了我一些好的意见和方法。除了让我要控制好课堂纪律,保证学生注意力以外,也让我要加强作业的指导、检查。自己也要注意总结学生容易出错的地方。对容易出错的学生,可以请同学帮助他,监督他。

学到的知识和理论很多,自己行动的改变还不够,要多注重实践中的改变。

大问题随笔5

距离英语四级考试还有25天,然而我还是感觉啥也没学到的样子,都这个节骨眼了,如果我还一点危机感都没有的话,那么我真的就玩完了。

现在可以把英语四级考试备考分为五个部分,写作,听力,阅读,翻译和单词。要真要排出个谁最重要的话,那么应该就是作文了吧,因为作文有好多的格式和要求,然后每一个类型都要记住一些好词好句。

但是我现在好像没有那么多的时间了,我觉得我可以这么做,首先周一到周四可以专注于专项训练,然后周五到周日就写真题并做好笔记。

只要一周的后面三天能专注于英语四级考试的备考,那么应该还是有希望的,但是如果我仍旧执迷不悟的话,那么耶稣都救不了我了。

只要我周五到周日可以认真学习与复习的话,只有以这个为前提,我才有可能在考场上能稍微不那么紧张,不然真的太糟糕了。

我发现了一个大问题,就是我每次要准备一场考试的时候,都会早早开始行动,然后无意之中就会把学习战线拉长,久而久之到后面我就开始觉得乏味无趣,并且坚持不下去,然后到后面就开始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了。

所以我应该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我怎样才能把学习战线变短的同时还能有效率的复习完该考试的所有内容呢?这真的有点困难,因为以前一直没意识到我有这个严重的问题,而且还每次都重蹈覆辙。

现在意识到这个问题了,解决办法却有点难找。仔细想想,如果我在开始考试的前四个月就开始复习的话,那么我可以同时把其他要学习的东西规划进来,然后每天计划要复习的东西不要太多,刚刚好就可以了。

在这个之前的重要前提是,先把要备考的内容划分为几大块,然后再细分为几小块,然后再分配给考前的每一天。如此每天的备考任务不会很重,同时也不会觉得乏味无趣。

如果是把备考放在考前的.一个月之内,然后其他时间就用来学习其他的内容。这样感觉每天备考的内容就会有点多,然后时间也有点紧张,可能会让我很焦虑。而且在明知道自己还要备考的前提下,去心无旁骛地学习其他内容感觉有点不现实。

所以还是第一个方法比较有用。我可以尝试一下。但是目前的英语四级考试距离开始考试只剩下一个月了,只能用第二种方法来备考了,所以第一种方法就留到下次的六级考试来尝试吧。

大问题随笔6

人们通常把学生上学叫做去“读书”,把老师上课叫做“教书”。教师只有先“读书”,然后才能去“教书”。但是,教师读完了拿文凭的书,取得了做教师的资格证书,并不一定就能教好书。教师要教好书,必须一生不离读书。然而,眼下教师不读书却是普遍现象,并有日益蔓延和恶化的趋势,已成为影响教育发展的严重问题。

教书之人何以不读书?

一是无空读。目前中小学教师工作量普遍偏重,有的甚至是超负荷工作。每天光是上课、批改作业、下班辅导就忙得不亦乐乎,特别是一些繁杂无效的所谓备课(其实就是年复一年的抄教案),劳形伤神,白白浪费了老师们许多宝贵时间。教师成天忙于应付各种形式主义的东西,身心疲惫,无暇顾及读书。

二是无书读。教师案头上堆放的除了学生作业本、课本、不同版本的参考书和教辅资料外,几乎很难见到一本教育教学理论书刊,更不用说是名家大师的教育经典著作了。偶尔发现一两本挂在墙角的教育期刊,也似乎很少有人读过。有的教师坦率的说自己从学校毕业出来,除了教参书外,压根就再没有认认真真读过一本有关教育教学的理论著作,其他书籍也读的非常有限。再走进学校图书资料室,书架上大多是一些尘封已久的旧书刊,传统或现代的教育名家的经典著作在这里难觅其踪。有的学校校舍盖的豪华气派,绿化美化漂漂亮亮,电教设备一应俱全,但图书室的藏书却是那些发黄过时的书籍。新华书店(尤其是县级新华书店)充斥的是各类教辅读物,城镇公园图书馆也难觅教育类图书的踪影。

三是无心读。受市场经济思潮影响和形形色色的娱乐休闲活动的诱惑,全民读书风气日益衰落,教师也感染了“阅读恐惧症”。再加上近十几年来教师的社会政治经济地位实际上的逐渐下降,教师职业退去了昔日神圣和虚幻的光环,而社会和家长对教师的期望和压力越来越大,使得教师变得更加现实,有的甚至出现了较为严重的职业倦怠。凡此种种,教师失去了读书充电的原动力和阅读兴趣,也就很难有心思坐下来精心读书了……

教师长期不读书,张口全是陈词滥调,讲课只是当教科书的传声筒。上课照本宣科,讲解人云亦云,板着脸孔说教,自己无动于衷却假模假式地抒情,其面目必然可憎,令学生生厌。

“腹有诗书气自华”。没有书本的滋润,缺少智慧的阳光,人的精神世界就会干缩枯萎,思想底色就暗淡无光。为人师者,本应具有较为深厚的文化底蕴,专业化的理论素养,宽厚仁爱的人文精神,独具魅力的人格品质。这一切无不建立在广泛吸收优秀文化精髓和接受名家大师经典洗礼的基础上。多读一点诸子百家、唐诗宋词,就会多一分高雅的品位;多读一点苏霍姆林斯基、陶行知,就能多把握一分教育的真谛。

欲求教好书,必先做读书人。教师只有有了一定的宽度和深度的阅读,才能口吐莲花、妙语连珠;才能让我们的课堂不仅仅是传授知识,培养技能的训练场,更是传递思想,启迪智慧,充满人文情怀和生命活力的大课堂;才能最大限度地实现教书育人的终极目标。

教书之人爱读书、多读书,不仅是职业需要,更应成为教师的一种习惯,一种生活方式吧。

《大问题随笔.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